欢迎来到我的博客,这里关注汽车研发、Bo-blog博客、域名网站等专业内容!如果你喜欢我的博客,请将本站“加入收藏”,有空多来看看!

freehostia.com的IP段国内不能访问了。

今天才知道不是国内的G.F/W屏蔽的,而是freehostia.com发现来自中国的攻击,所以把中国的IP段给封了。

我今天是安装了vidalia才上来看看的,好久没看到我的网站了。

估计以后我的访客是越来越少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freehostia.com会解封中国的IP。

我以前在日本东京工作时,在东京三菱UFJ银行办的帐户,人家日本人也是用口令卡(关于口令卡和U盾是什么,我就不解释了)的,人家也没有这种什么P盾呢。

回国后,由于工作关系,和建行,交行,工行产生了关系。

转载的,觉得说得非常在理,红色的字不妨看一下,深思一下。

By 东方之鹰@bbs.pcauto.com.cn
原文地址: http://bbs.pcauto.com.cn/topic-992535.html

开了几年公车,最近刚买了私家车,所以上网都喜欢看看汽车论坛,发现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旦出了车祸,人们就说车质量怎么怎么不好,什么钢板薄啦、气囊坏啦、刹车失灵之类。我就奇怪了,难道开车的个个都是完美无缺,全都没有错,汽车惹的祸?

我想很多人没搞清楚,汽车就是汽车,并不因为是您老人家驾驶,它就成了坦克...

钢板薄。不错,日本车是以牺牲钢板厚度和重量来省油的,可车轻,并不是你就可以随时随地飙上一百多甚至两百多公里时速的理由。小车一般都一吨自重,当它以100公里的时速撞上障碍物时,自己想想吧,就算是坦克的钢板,一样会扭曲变形甚至断裂,何况您那薄薄的汽车钢板?别忘了汽车碰撞测试都是以60公里的时速为标准啊。

日本车是公认吸能效果最好的
它以牺牲自己来成全别人
(在与其他车相撞的时候免费帮人家吸能)
这一点确实很伟大

所以每当我开车在路上跑的时候
我一定会尽量跟在日本车(包括韩国车)的后面

作者:马健
邮箱:stronghorse#tom.com
最近更新:2006.11.25

声明:本文并非学术论文,所述内容仅为我个人的看法和体会,不具任何权威性,仅供有兴趣的人参考,但是如果您不具有足够的鉴别能力,建议勿看,以免误导。

一、目录表(TOC)与分卷(Volume)

抛开压缩算法不谈,我认为zip、rar在文件格式上最大的差异就在目录表(Table of Contents,TOC):zip有TOC,而rar没有。

TOC这个词其实是从出版界借用过来的,指的就是每一本书正文前面的“目录”,它的作用地球人都知道:如果想快速找到书中某一内容,可以先查TOC,然后按照TOC指明的页码直接翻即可。

在纸质书里TOC是印刷出来的一张表,而在电子文件里则是由结构化数据构成的一张表,它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快速定位:如果想找文件中的某一内容,可以先查TOC,知道感兴趣的内容在文件的什么位置,直接跳过去就行了。最常见的运用就是avi、rm等多媒体文件:播放的时候经常有人在播放条上点来点去跳着看(即“随机访问”),如果没有TOC,在长达几百兆的文件里来回定位会慢死。

具体到zip文件里,TOC是放在文件尾部的一张表,里面列出了zip包中每一个文件的属性(文件名、长度等)和在zip包中的存放位置。如果需要随机访问zip包中的某一个文件,只需在TOC里找到这个文件的存放位置,直接跳过去即可。

而RAR文件里则没有TOC,在文件头之后所有文件按顺序连续存放。

这种差异造成的结果就是:随机访问时zip比rar快,而顺序访问时rar比zip快。

当前汽车的碰撞实验(NCAP)的一个陷阱就是:不同车型都是对着质量和强度都是无限大的被撞物冲击。然后以此作为证据,来证明自己汽车的安全性其实是差不多的,这是极端错误的。

举个例子:拿鸡蛋对着锅台碰,你可以发现所有的鸡蛋碎了,而且都碎得差不多,于是可以得出鸡蛋的安全性都差不多。可是你拿两个鸡蛋对碰呢,结果是一边损坏一半吗?

错!你会发现,一定只有一个鸡蛋碎了,同时另一个完好无损!
问题出现了:为什么对着锅台碰都差不多,但是鸡蛋之间对碰却永远只有一个碎了?这个实验结果与汽车碰撞有关系吗?

原因就在于:当结构开始溃败时,刚度会急剧降低。让我们仔细看一下鸡蛋碰撞的过程吧!1,两个鸡蛋开始碰撞一瞬间,结构都是完好的,刚性都是最大;2,随着碰撞的继续,力量越来越大,于是其中一个刚性较弱的结构开始溃败;3,不幸发生了,开始溃败的结构刚度急剧降低,于是,开始溃败就意味着它永远溃败,于是所有的能量都被先溃败的一只鸡蛋吸走了。

我们在看看汽车之间的碰撞吧(撞锅台,大家的结果当然都一样!)。1,开始,两车的结构都是完好的,都在以刚性对刚性;2,随着碰撞的继续,力量越来越大,于是刚性较弱的A车的结构开始溃败,大家熟知的碰撞吸能区开始工作;3,不幸再次发生,因为结构变形,A车的结构刚度反而更急剧降低,于是开始不停的 “变形、吸能”;4,在A车的吸能区溃缩到刚性的驾驶仓结构之前,另一车的主要结构保持刚性,吸能区不工作。

结论:两车对碰,其中一个刚度较低的,吸能区结构将先溃败并导致刚度降低,最终将承受所有形变,并吸收绝大部分的碰撞能量。

这就是为什么你总可以看到,两车碰撞时,往往一车的结构几乎完好无损,另一车已经是稀哩哗啦拖去大修!

回到最近一个一直很热的话题:钢板的厚度对安全性有影响吗?答案不仅是肯定的,而且大得超出你的想象:钢板薄20%不是意味着安全性下降20%或者损失增大20%, 而是意味着你的吸能区将先对手而工作,并将持续工作到被更硬的东西顶住(可能是你的驾驶舱), 并承担几乎全部的碰撞形变损失!

总结:在车与车的碰撞中,输家通吃。所以一个拿汽车的刚度开玩笑的车厂,它根本不在乎你的生命。

你永远不能在碰撞实验中看到,不同车型之间的碰撞。因为哪怕就弱那么一点,结果就是零和一的区别!太惨了!看到就没人买了!(如果你想看,可以参考这里:http://spyrise.org/blog/vehicle-safety-NCAP-star-rating/)

而事实上, 驾驶拥有高强度高耐撞性能车子的人,往往比较有心理优势,与对方撞的结果是对方惨败自己小变形。所以自己是安全的。所以,他更会有恃无恐!因此,制造更耐撞的车,总体上不会降低交通事故特别是死亡率!

附:一些特殊例子的解释:
一,轻微碰撞,两车的车灯都碎了。解释:强度高的车灯先碰碎了强度低的车灯,但是在继续的过程中,被后面强度更高的金属杠撞碎。所以在碰撞的瞬间,还是只有一个破碎!
二,中等碰撞,B车防撞杠有轻微痕迹,A车严重变形。解释:塑胶防撞杠弹性大,所以实际上两车的吸能区的前杠直接隔着杠相抵。强度高的那个吸能区不变形,强度低的那个吸能区变形后,导致较严重的严重损坏。
三,猛烈碰撞,两车的吸能区都溃败了。解释:1,刚度低的A车吸能区先溃败退缩,一直到被刚性很强的驾驶舱结构抵住。2,如果还有能量,B车车头吸能区不敌A车驾驶舱,也开始溃败吸能。3,最后如果还有能量,两车驾驶仓结构直接碰撞。聪明的你应该可以看出,刚度高的B车驾驶员在缓冲两次后才发生驾驶舱的直接碰撞,希望
是在那个车里面!
四,吸能区的结构复杂多了,哪是鸡蛋可以比的。解释:结构的完整性是刚度的最重要保证。越复杂的结构一旦开始溃散,刚性消失的越快。


物理学的解释:

两车相撞,小车质量m,大车质量1.3m,速度为v相向而行。假设是非弹性碰撞,两车合为一体,速度为3v/23,沿大车的方向。

相同时间内,小车的速度变化为26v/23,大车的速度变化为20v/23。小车的加速度是大车的26/20倍(如果大车质量比小车更大,这个效果就更明显)---小车乘员如果受伤,大车成员很可能无事。大车乘员如果受伤,小车乘员则很可能已死亡。

更详尽的实例说明,参见:http://spyrise.org/blog/vehicle-safety-NCAP-star-rating/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