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革命 Unknown 2013/05/25

| |

合资之障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早期,是中国吸引海外投资的初期阶段。那时政府无一例外地要求外国公司与某家国有企业进行合资。这样,当地企业一方面能够帮助外方学习如何在中国开展经营,另一方面也能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技能。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贸易和外国投资的态度更趋自由化。其结果是,包括林德在内的许多海外公司,已被允许持有这些合资企业的多数乃至全部股份。即便如此,在中国的许多制造商还是会受到合资双方紧张关系的影响:一方面,外国公司急于在中国实现有利可图的业务扩展,另一方面,中方合作伙伴(往往是国有企业)可能对增加本地就业或得到西方技术更感兴趣。

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上海分公司资深董事华强森(Jonathan Woetzel)介绍说,在中国,合资企业中的外方人员往往会感受到一种“人为的制约”。

英国仪表制造商思百吉(Spectris)在中国雇佣750名员工,这些员工均在其全资拥有的企业工作。思百吉亚洲业务总裁唐?兰伯斯(Don Rambles)表示:“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的外国公司,多数会感到后悔。”

日本电子企业夏普(Sharp)在中国拥有四家合资企业。夏普中国业务总经理松尾宏司表示,由于存在官僚障碍,往往很难对这些合资企业进行重组,比如把两家公司合并为一家。“这虽然有助于外国企业削减经营开支,但中国政府部门通常对此无动于衷,”他说。

中国政府究竟会给外国公司重组乃至接管合资企业提供多少方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产业。中国政府对电子之类的行业比较宽松,乐意让海外企业全盘掌管。但中国政府坚持认为,某些行业,如汽车装配,属于“战略性”行业,因此不允许外方持有股份超过50%。同样,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海外投资者通常也只能持有少数股份,但这种限制在电力输送行业就不适用,该行业允许外资100%控股。

这就难怪汽车工业出现了各种问题。由于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迅速,许多外国公司都急于抢占先机,以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意大利汽车及工业集团菲亚特(Fiat)在中国有数家合资企业,但合资企业在业务拓展方面受到的约束给集团带来了一定的挫折感。菲亚特集团副总裁兼集团首席驻华代表孟斐璇(Franco Amadei)表示:“政府(在汽车产业上)实行的政策,把种种限制强加到外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上,这种情况不是太理想。依我看,这些限制不会在近期得到松缓。不过话虽这么说,与10年前相比,目前存在的困难已经少得多了。而且即便有某些限制,这些问题也不至于让我们停止在这里的业务。”

这番话的实际涵义,不妨由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Naveco)主管运营的副总经理贾?罗代拉(Gian Maurizio Rodella)来诠释。南京依维柯是由菲亚特集团重型车辆子公司依维柯(Iveco)和国有的南京汽车集团公司合资成立的企业,双方各持50%的股份,在南京制造公共汽车和卡车。

“我们每天都要打一场小仗,”依维柯的罗代拉先生在描述与中方合资伙伴的关系时这样说道。双方的争执往往围绕部件质量之类的问题:中方总是希望采用当地供货商(多数是国有企业)提供的部件,即便其质量不如进口部件。

近期的一个例子是,依维柯方面坚持认为,在南京生产的新型公共汽车系列,应采用意大利Brembo公司原装的刹车系统,而不是由Brembo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生产的同型号产品。合资厂的产品更便宜,但依维柯方面称更有可能存在质量缺陷。

罗代拉先生表示,在Brembo的中国企业完成质量改进之前,进口部件的做法可能要持续六个月,这将使南京依维柯的年度供应开支增加1000万欧元。但从保障产品质量的意义上说,这笔额外开支是值得的。他说,合资企业的中方合作伙伴往往“不能理解”为什么要一如既往地确保高质量。

其它一些合资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则发生在德国大众集团(Volkswagen)在中国的两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身上。这家德国汽车集团迄今已向其在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务投入了38亿欧元,并将在2008年之前再追加投资50亿欧元。大众在中国有两家汽车制造合资企业,中方合资伙伴分别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上汽集团)和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一汽集团)。这两家公司在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中均排名前三,也是国内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对手。

尽管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雷斯能(Bernd Leissner)宣称,他的公司与两家中方合作伙伴有着“良好的合作”,但据熟悉大众公司内情的上海人士透露,雷斯能先生正在幕后进行努力,试图通过实现供货商和配送系统的共享,使两家合资企业更为协调。但由于两家中方伙伴之间缺乏合作意愿,雷斯能先生的努力正遭受挫折。

虽然大众汽车集团否认它在这方面遇到了任何重大困难,但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汽车行业分析师尼古拉斯?赫斯特(Nicolas Hirst)表示,该公司在汽车制造领域经营两家合资企业“是没有必要的重复”,既造成额外的成本,又导致了“营销良机的丧失”。

在汽车产业的其它领域,比如在部件供货商这个层面,合资双方这种时常不谐调的关系也带来了各种问题。这是英国部件供货商GKN公司上海业务副总经理乔治?亚当(George Adam)的经验。

亚当先生说,他常常看到,汽车制造企业的合资双方不得不为未来产量之类的问题进行激烈的谈判。其结果是,部件订单的下达比欧洲及美国晚得多,给GKN这样的供货商制订生产计划带来了困难。

内文分页: [1] [2] [3] [4] [5] [6] [7]
请给这篇日志评个分吧~!

本文评分: 5.5/10 (114 votes)    提示:您还未对本文评分,您可以进行评分并发表您的意见!

加入收藏!

发表评论

昵称

网址

电邮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注册]